最新頭戴式耳機 Nothing Headphone (1) 推出 挑戰高階耳罩市場

倫敦品牌 Nothing 從創立開始就靠透明工業風設計打出知名度,繼手機之後,現在首度進軍頭戴式耳機市場,推出 Nothing Headphone (1)。這款新品不僅延續品牌標誌性的透明工業設計風格,還找來英國高階音響品牌 KEF 合作調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拚音質、拚設計、拚體驗。一起來看看 Nothing Headphone (1) 新功能 有哪些,為什麼成為今年耳罩式耳機市場的新話題?

Nothing Headphone (1) 新功能 有哪些?帶你認識 Nothing 的全新耳機美學

Nothing 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科技品牌,由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 OnePlus 的聯合創始人裴宇於 2020 年創立。雖然創辦人裴宇有中國背景,但 Nothing 本身是英國品牌,致力於設計和製造消費電子產品。而現在他們首度進軍頭戴式耳機市場,正式推出 Nothing Headphone (1)

這副耳機延續了 Nothing 標誌性的透明設計,同時找來英國音響大廠 KEF 合作調音,要在競爭激烈的耳罩市場中拼音質、拼設計、拼體驗。接下來就一起來看 Nothing Headphone (1) 新功能 、設計特色、音質表現和市場定位:

① 延續透明工業風的獨特設計語言

Nothing Headphone (1) 的外型超級有辨識度。它延續 Nothing 一貫的透明工業風,採用圓角方形耳罩設計,外側還有大面積的透明橢圓區塊,能看到部分內部結構,既科技感十足又呼應品牌的設計哲學。

透明元素不只是裝飾,而是 Nothing 品牌的視覺核心,從耳機、手機到配件都強調「看得到裡面」的設計語言。

材質上,耳罩用了 PU 記憶海綿,主打長時間戴起來也不壓耳。外殼則是塑料和鋁合金混合,耳機重量為 329 公克,比 AirPods Max 輕了約 57 公克(386.2 公克)。

影片截圖:Marques Brownlee

顏色方面,Nothing 提供經典的黑色白色兩款,整體走的就是極簡但有細節的路線。

頭帶雖然不可折疊,但耳罩支援 90 度旋轉,方便平放或掛在脖子上收納,日常攜帶也算貼心。

② 支援主動降噪(ANC)

Nothing Headphone (1) 支援主動降噪(ANC),強調的是「動態適應」能力。官方表示它能每 600 毫秒掃描一次周圍環境噪音,自動調整降噪強度,無論是在車廂、辦公室還是咖啡廳,都能維持安靜專注的聆聽體驗。這不只是單一等級的降噪,而是針對環境自動微調,讓使用者不需要手動切換模式就能得到最好的效果。

它還支援類似蘋果的空間音訊和動態頭部追蹤功能。在播放支援內容時,音場會根據你的頭部轉動即時調整方向,模擬出類似劇院般的立體聲音場,帶來更強的臨場感和沉浸感。

不過,它不像 AirPods 那樣有 iCloud 自動配對或多設備無縫切換功能,主要還是專注在 Android 和跨平台的彈性體驗上。

③ 直覺的實體按鈕操控

操控部分,Nothing Headphone (1) 搭載多個實體按鈕撥桿式開關音量調節滾輪,而非全面觸控。操作直覺、回饋感清楚,不用擔心誤觸或判斷失誤。播放音樂、接聽電話、切換降噪模式都能輕鬆完成,對喜歡物理按鍵手感的人來說非常加分。

④ 支援無線有線雙模式

在連接介面上,耳機同時支援 USB-C 充電音訊傳輸,同時也保留了 3.5mm 有線音訊輸入,真正做到無線、有線雙模式使用。不管是手機、筆電,還是專業播放器,都能輕鬆接上。

還支援 LDAC 高解析音訊編碼,確保串流時保留更多音訊細節,搭配 Hi-Res 認證,代表它在硬體上也能重現高解析音樂的細膩表現。不管是支援 LDAC 的 Android 裝置,還是高品質音源,都能帶來更清楚、層次更豐富的聆聽體驗。

⑤ 與 KEF 聯手調音,瞄準高階音質

Nothing 這次找來英國高階音響品牌 KEF合作調音,對聲音有要求的使用者應該都會很有興趣。KEF 的專業背景讓這款耳機的調音更有說服力,這次合作被視為 Nothing 希望擺脫「新創噱頭」印象,轉向實打實的聲音品質。

搭載的 40mm 客製化動圈單體是這款耳機聲音表現的核心。這顆單體專為 Nothing 的調音需求設計,能帶來深沉有力的低音,同時保留細膩的中高頻細節

如果覺得官方預設的調音風格低音偏重,就可以透過 Nothing 自家的官方 App 細調 EQ 參數,將中高音部分拉得更清晰。

⑥ 6 麥克風陣列打造聰明降噪與清晰通話

Nothing Headphone (1)  內建每側 3 個、總共 6 個麥克風,整體配置非常豪華。它支援 ADAPTIVE ANC 演算法,能根據周圍環境自動調整降噪強度,讓主動降噪體驗更聰明、更貼合實際需求。同時也有通透模式,方便在需要聽到外界聲音時一鍵切換。

通話方面則採用 4 麥克風 ENC 架構,專門針對人聲強化與背景噪音抑制,確保打電話或開會時語音清楚、不被環境音干擾。

⑦ 續航力最長可達 80 小時

內建兩顆 520mAh 電池,總容量超過 1000mAh。官方數據顯示開啟 ANC 約 35 小時續航關閉 ANC 最長可達 80 小時,比很多同級對手都還要長。

支援快速充電,官方資料表示充電 5 分鐘可提供 2.4 小時的 ANC 播放時間,對臨時需要出門的人超實用。

⑧ IP52 等級防水防塵

它具備 IP52 等級防水防塵能力,為日常使用多一層保護。這代表它能防止少量灰塵進入、同時抵抗從特定角度噴灑的水滴。雖然不是能泡水的防水耳機,但應付小雨、流汗或日常潑濺都沒問題,讓你通勤、外出時用得更放心。

⑨ Nothing X App  自訂音效到 AI 助理一次搞定

Nothing X App 不只是單純的配對工具,而是完整擴展了 Nothing Headphone (1) 的使用體驗。它內建進階 8 頻段 EQ,讓你自由微調音效曲線,還能把你的專屬設定檔分享給朋友或 Nothing 社群。支援 Dual Connection 功能,能在兩台藍牙裝置之間流暢切換,還能在 App 內調整自訂按鈕控制,讓實體按鍵依照自己的使用習慣來設定。

另外,還有「按下並說話」功能,長按即可直接錄製語音備忘錄,所有內容會被整理到 Essential Space 中方便分類管理。App 也和 ChatGPT 整合,能讓 Headphone (1) 變成行動 AI 助理,隨時存取 ChatGPT 回答

產品售價與上市時間

Nothing Headphone (1) 的全球定價為 299 美元/英鎊/歐元,屬於中高階市場定位,瞄準對 Sony WH-1000XM6、AirPods Max 等旗艦耳罩有興趣、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族群。

2025 年 7 月 4 日開放預購,消費者可以透過 Nothing 官方網站下單預訂,並將於 7 月 15 日正式發貨和上市。

總結

Nothing CEO Carl Pei 曾說過,他們的全新耳罩式耳機 Nothing Headphone (1) 將會「比 AirPods Max 更好」,可以看得出他對 Nothing Headphone (1) 的企圖心和自信。

圖/independent

這款新品在外觀上維持獨特的透明工業設計、和英國高階音響品牌 KEF 聯手調音、進階 8 頻段 EQ、LDAC 和 Hi-Res 認證、實體按鈕操控、ANC 主動降噪、還有最高 80 小時的超長續航。這些規格組合起來,的確讓它在高階耳罩式耳機市場裡頗有競爭力。

接下來我們也會實際對比 Nothing Headphone (1) 和 AirPods Max,看看在音質、降噪、佩戴舒適度和整體體驗上,究竟能不能真的超越蘋果的旗艦耳機。

如果想第一時間看到更多 Apple 相關資訊,請追蹤蘋果迷粉絲團以掌握最新訊息,並且訂閱我們 YouTube 頻道,取得直播第一時間通知,或者加入蘋果迷社團跟大家一起討論使用心得哦~

如果想要與蘋果迷近距離聊天,可以加入我們的 YouTube 頻道會員,前往會員專屬的 Discord 聊天室找我們。

好品質、好豐富、好清晰、不抄襲、不偏頗、不扭曲的科技網站。

除了提供蘋果相關的新聞與詳盡的達人教學之外,也涵蓋了 3C 產品開箱、App 評測及觀點分享…等內容。

訂閱 APPLEFANS
按讚並追蹤 APPLEFANS 蘋果迷 第一時間取得最新蘋果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