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正式推出全新一代旗艦耳罩式耳機 WH-1000XM6,作為 WH-1000X 系列的第六代,這次主打更強的主動降噪、更出色的音質表現、全新可折疊設計、升級的麥克風陣列,以及更聰明的環境音控制功能。而對於 iPhone 使用者來說,如果最近正在考慮入手一款耳罩式降噪耳機,到底該選擇剛改成 USB-C 接孔的 AirPods Max,還是剛登場、話題十足的 Sony WH-1000XM6 呢?這篇文章將從各個角度幫你解析 Apple AirPods Max 與 Sony WH-1000XM6 怎麼選 ,讓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Apple AirPods Max 與 Sony WH-1000XM6 規格比較
身為各自品牌最旗艦的耳罩式降噪耳機,我們先看看兩個耳機的產品規格。
項目 (製表日期: 2025年5 月19日) | Sony WH-1000XM6 | Apple AirPods Max |
推出時間 | 2025 年 5 月 | 2020 年 12 月 2024 年 9 月推出USB-C版本 |
售價 | US$ 499 | NT$ 17,990 (US$549) |
尺寸大小(耳機)單位:公釐 | - | 高 187.3 x 寬 168.6 x 厚 83.4 |
重量(耳機) | 254g | 384.8g |
可折疊設計 | ||
攜帶盒 | 磁吸式收納盒 (211g) | 聰穎耳機套 (134.5g) |
電池使用時間 |
|
|
連線方式 | 藍牙 5.3 | 藍牙 5.0 |
麥克風 | 12 個麥克風 | 共有九個麥克風 ・八個麥克風用於主動式降噪 |
晶片 | HD 降噪處理器 QN3 | H1 晶片 |
主動式降噪 | ||
通透模式 | ||
動態頭部追蹤功能的空間音訊 | Andriod限定 | |
語音助理 | Hey Google(Andriod限定) 耳機內鍵自家語音助理 | 嘿 Siri |
自動設備切換 | (兩台藍牙連線裝置) | (同一個iCloud連線裝置) |
支援尋找 | Andriod限定 | |
精確尋找 | ||
無線充電 | ||
自動待機 | 無,但有實體電源鍵 | 放進聰穎耳機套即可進入超低耗電狀態 |
充電方式 | USB-C | Lightning/USB-C |
系統相容性 | iOS、Android | iOS、Android |
顏色 |
|
|
Apple AirPods Max 與 Sony WH-1000XM6 怎麼選 ?
雖然把這兩款耳機放在一起比較,從某個角度來說並不太公平,畢竟 Apple 有整個生態系的加持。但如果你手上只有一支 iPhone,想找一款最適合自己的耳罩式降噪耳機,AirPods Max 就不一定是唯一選擇。所以這兩款都是各自品牌的旗艦級耳罩式降噪耳機,再加上 Sony WH-1000XM6 的定價相較於 Apple AirPods Max 稍微親民一點點,應該如何抉擇呢?
►外觀造型差異
Sony WH-1000XM6 這次讓「折疊式」設計回歸了,更方便收納、外出攜帶,而耳機採用霧面塑料與合成皮革材質,整體重量只有 254g,相較 AirPods Max 的 384g,明顯輕盈許多,配色先推出三種:黑色、白金銀還有午夜藍。
Apple AirPods Max 因為是採用鋁合金耳罩、不鏽鋼頭帶搭配織布耳墊,重量來到 385g,是目前市面上偏重的一款耳機。耳罩雖然不能折疊,只能平放,但整體造型非常有辨識度,五種配色(星光色、橙色、紫色、藍色及午夜色)可選,也很有時尚感。

所以在攜帶性和舒適度方面,Sony 明顯更有優勢;至於顏色選擇,那就見仁見智了,完全看個人喜好。
►降噪與音質實力比較
這一代的 Sony WH-1000XM6 採用了全新開發的 HD 降噪處理器 QN3,效能比前一代快上七倍。不僅能更即時地偵測周圍噪音,還能根據環境自動調整降噪強度。無論你是在街上走路、進出捷運,還是在辦公室安靜工作,耳機都會依照情境自動做出調整,讓整體聽感更自然,也更貼近真實使用需求。
音質方面,這次 Sony 與葛萊美獎級的母帶工程師合作調音,走的是「For The Music」理念,目的是還原創作者原本想呈現的聲音。
他們也重新設計了驅動單體,採用 30mm 碳纖維複合材質動圈單體,強化了高頻延伸與細節呈現,尤其在人聲清晰度、樂器分離與空間感表現上都有明顯提升。再搭配 Sony 自家的 LDAC 高音質編碼與可調 EQ,使用者可以依自己喜好微調聲音,彈性十足。
至於 AirPods Max,則是搭載每邊耳罩一顆 Apple H1 晶片,負責即時處理音訊、降噪與 Apple 裝置間的整合。降噪效果一向是業界標竿,尤其對於低頻噪音(如飛機引擎聲、冷氣嗡嗡聲)抑制效果非常出色。音質方面則依靠 Adaptive EQ,會根據你耳罩密合度與佩戴情況動態調整,提供穩定又自然的聆聽體驗。
那麼,全新 Sony XM6 和已推出一段時間的 AirPods Max,在實際降噪和音質表現上能不能拉開差距?
我們之後也會帶來完整評測,實際告訴你答案。
► 操作體驗大不同
在操作體驗這一塊,Apple 和 Sony 各自有很不同的設計哲學。
實體控制鍵
AirPods Max 採用與 Apple Watch 類似的數位旋鈕(Digital Crown),用來調音量、播放/暫停與切換歌曲,旁邊則有一個降噪模式切換鍵(ANC 與通透模式間切換)。
Sony WH-1000XM6 在左耳罩提供實體按鈕,分別控制電源/藍牙配對與降噪模式切換。右耳罩則是觸控面板,支援滑動調整音量、換歌、雙擊暫停/播放等直覺操作,還可以直接用手掌蓋住耳罩快速切換通透模式,整體操作手勢比 Apple 多,學會後很順手。
語音控制
AirPods Max 完整支援 Siri,只要說出「嘿 Siri」就能控制播放、音量、查詢天氣、回覆訊息等。如果你是 Apple 生態圈的使用者,會覺得非常順暢自然。
Sony WH-1000XM6 支援 Google Assistant、還有全新的語音控制,你可以直接跟耳機說 播放音樂、下一首、降噪模式…等指令,不用觸控耳機或拿手機。
頭部動作控制
Sony WH-1000XM6 加入了頭部動作控制,像是點頭可以接聽來電、搖頭則可拒接,也會偵測是否有摘下耳機,自動暫停/恢復播放。這種互動設計很貼近實際生活,尤其在不方便用手操作時很方便。
► App 與生態整合的差異
對於 iPhone 的使用者而言,AirPods Max 最強的就是它與整個蘋果生態圈的整合度,不管是自動裝置切換、空間音訊、動態頭部追蹤、適應型 EQ 通通都是內建的,而是最新版的 USB-C 也支援 Apple Music 的「無損音質」。
而 Sony WH-1000XM6 就必需要下載 Sound Connect App,在 App 裡可以控制的項目就非常多,包含這次新增加的 10段 EQ、環境音控制、Speak-to-Chat、360 Reality Audio(Android 限定)、裝置連線管理通通有。
► 連線與電池續航力比較
Sony WH-1000XM6 這次升級至最新的藍牙 5.3,不只連得更穩,支援 LDAC、AAC、SBC,甚至之後也會支援 LE Audio 和 LC3 等最新音訊編碼格式,不管你是 Android、Windows、還是 iPhone,通通都能配。
而且它可以同時連接兩台裝置,自動切換訊源,像是手機與筆電可同時連接切換,若要接遊戲機則需透過 3.5mm 音源線搭配。
至於續航力,Sony WH-1000XM6,官方標示降噪開啟能撐 30 小時以上,降噪關閉最高甚至可達 40 小時。而且它支援 USB PD 快充,只要 3 分鐘就能充飽 3 小時的使用量,應急狀況也完全沒壓力。你甚至還可以邊充邊用,非常適合出差、長途旅行或就是「常常忘記充電」的朋友。
反觀 AirPods Max 在開啟降噪與空間音訊的狀態下,大約可以用 20~21 小時,也有支援快充,充電 5 分鐘可以撐 1.5 小時。不過沒有實體電源鍵,必須依賴智慧休眠或收納盒來控制耗電,有時候沒戴好放錯位置,可能還會默默掉電。
總結:那你適合哪一款?給 iPhone 使用者的建議
如果你手上只有一支 iPhone,沒有 Mac、iPad 或其他 Apple 裝置,其實就不需要太執著於「Apple 生態圈」這件事。像 AirPods Max 主打的「自動裝置切換」、「iCloud 配對」、「多裝置同步」這些無縫整合體驗,你根本用不到。這時候,真正該考慮的,是耳機本身的功能、設計和實用性。

如果你重視音質的可調性、佩戴的舒適度、續航力表現,還有外出攜帶的便利性,那 Sony WH-1000XM6 絕對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它支援透過 App 客製 EQ、降噪強度也能細部調整,耳機本身還能折疊收納,加上超過 30 小時的電力,整體實用性真的很高,即使只搭配 iPhone 使用,也不會少功能。
至於 AirPods Max,雖然少了多裝置整合的優勢,但它依然保有 Apple 在聲音體驗上的水準,像是空間音訊、動態頭部追蹤、Siri 語音操控,以及極佳的主動降噪表現。如果你偏好 Apple 的設計語言,或者就是喜歡那種戴上去就充滿「Apple 風格」的質感,那它還是很有吸引力。
不過要提醒一點,雖然 Apple 去年推出了支援 USB-C 的新版 AirPods Max,可以用來聽到 Apple Music 的「無損音質」,但內部依然搭載的是 H1 晶片,整體硬體並沒有大升級。而根據目前消息,下一代 AirPods Max 2 最快也要等到 2026 年才有機會亮相。所以,如果你現在就想換耳罩式降噪耳機,手上又只有一支 iPhone,其實不需要太執著選 AirPods Max ,Sony WH-1000XM6 也是蠻好的選擇。
- 相關文章:AirPods 4、AirPods Pro 2 比較:都有主動式降噪功能,一定要選貴的嗎?
- 相關文章:AirPods 4、AirPods 3、AirPods 2 比較:新舊功能對決,升級是否值得?
- 相關影片:OLED過時了?Mini-LED 奮起直追!索尼大改旗艦,最接近 OLED 的黑科技,來了! feat. Sony BRAVIA 9
- 相關影片:用 iPhone 只能配 AirPods Max ?! 改搭 Sony WH-1000XM5 降噪耳機有什麼不同呢?
如果想第一時間看到更多 Apple 相關資訊,請追蹤蘋果迷粉絲團以掌握最新訊息,並且訂閱我們 YouTube 頻道,取得直播第一時間通知,或者加入蘋果迷社團跟大家一起討論使用心得哦~
如果想要與蘋果迷近距離聊天,可以加入我們的 YouTube 頻道會員,前往會員專屬的 Discord 聊天室找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