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WWDC 2016 發表會於 06/13 凌晨三點告一段落,這次的步調緊湊,沒有新的產品發表 ,也沒有 One more thing,因為重點全擺在蘋果目前最重要的四個作業系統所開發的更新版本上。
由於裝置愈來愈多的關係,現在的蘋果光是扯上軟體部分就足以講超過兩小時的內容了,這些系統包括 iPhone/ iPad/ iPod touch 的 iOS,Mac 電腦的 OS X,Apple Watch 的 watchOS 以及去年發布全新 Apple TV 4 所搭載的 tvOS,光是用嘴巴說就夠饒舌,這應該也是蘋果根本沒辦法再增加其他驚喜內容的原因。
況且 WWDC 本身就是「全球軟體開發者大會」,本身就是以軟體回主軸(尤其今年的文宣設計元素更能夠感受出來)的活動, 如果只是因為曾經在 WWDC 中發表配備 Retina 顯示器的 MacBook Pro 或傳說中的垃圾桶 Mac Pro 而要將這種 One more thing 作為每年的例行事務的話,那驚喜就不算是個驚喜了,所以這次沒有發表謠言中的 Apple Watch 2 或甚至 iPhone 7,都是很正常的,不必太失望。
蘋果為了不讓用戶因為愈來愈多的作業系統而搞混,所以將一直稱作「OS X」的 Mac 作業系統名稱更名為「macOS」,如上圖,現在所有的作業系統名稱皆以統一的格式呈現。
講完本次 WWDC’16 的概要後,現在進入正題!
以下,蘋果迷將分析各個作業系統更新即將帶來的新功能與新氣象~
watchOS 3
本文與大會發表的順序相同,首先登場的就是 Apple Watch 的第三代作業系統 — watchOS 3。
小編今年年初也入手了 Apple Watch,至今已經使用達將近半年的時間,就一位 Watch 使用者來說,最希望更新的部分應該就是處理速度跟開放第三方的錶面了吧?
對於錶面的喜好見仁見智,但蘋果一定得聽見使用者們抱怨 App 實在太慢的問題啊!
智慧型手錶的定義應該就是要使用簡單的操作方式以快速地取得資料,在5~10秒間處理完成為最佳,但使用近幾個月來只讓小編感受到,不只是第三方 App 常常一直顯示 loading 轉圈圈,轉到螢幕都自動關閉了以外,連內建的功能也會有讀取太慢的問題…原本應該是為了節省拿出手機處理瑣事時間的裝置,現在竟成為讓人手痠心也煩的 trouble maker,我也是醉了。
所幸蘋果這次發布 watchOS 3 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的第三代 watchOS 讓你的手錶比現在快上7倍,7倍!」
事實上,七倍這個數字讓人無法想像差異到底會有多大,經由台上展示的速度表示,watchOS 3 是因為會自動將使用者常用的 App 在背景進行重新整理,所以基本上只要點開常用的 App,就已經是跑好的狀態了。
聽起來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不必痴痴地再盯著手錶等待它讀取,能夠即時完成智慧型手錶該做的任務,對於使用者來說可以說是一大好消息了!雖然實際的速度、第三方 App 優化程度以及只可會意不可言傳的7倍速度事實到底如何,也只能在秋天發佈正式版更新後才能見真章。
話說,談到背景自動整理 App,會讓人想到什麼?毫無疑問就是耗電量!
從網路上瘋傳的「Facebook App 偷偷自動整理耗費網路、吃電量」等等內容就看得出來,就算是一個比遊戲所要承受硬體負荷還小的 App,時常在手機不用的時候自動整理更新資訊,對於裝置的耗電方面也能夠造成相當的影響。
今天電池容量本身就不大的 Apple Watch 常常在使用者沒有抬起手腕的時間也拚命更新著新聞內容或通訊軟體的訊息,除了手錶本身會增加耗電以外,默默承受(?)負責驅動 App 及傳送資訊這些工作的 iPhone 也有可能造成負擔,蘋果的行動裝置電量本身就已經被許多使用者抱怨不夠用了,如果今天除了手機要顧好自己自動整理最新的資訊,還得無時無刻將這些資料傳送給手錶,難道真的能夠確保我們寶貴的電量不會更快被消耗殆盡嗎?
這個部分也只能等到正式版發布後由每個人親自體驗了。
令人期待的第三方錶面並沒有出現(失望),而是折衷版本的新增幾種以功能性為主,而非特別漂亮的內建錶面,其結合了「活動紀錄」功能,圓形時鐘直接與三色圈圈合體,讓你撇一眼就剛好看完了兩種資訊。
此外,除了米奇可以「換衣服」,又再增加一種內建的數字錶面,亮點不大。
手錶介面上有略大的改變,包括增加了「多工處理」的功能,不像現在只能夠連按兩下錶冠跳回上一個畫面,能否藉此關閉 App 背景運作則不得而知。
另外,切換錶面變成只要左右滑動就可以進行切換了,但蘋果沒有解釋如何像現在一樣設定錶面的個人化項目;控制中心的介面也進行了小更改,其實這樣同是一樣 size 的按鈕擠在一起感覺更亂…最後,是「訊息」通知互動按鈕的小改部分。
談到「訊息」功能,這次更新讓人好奇的亮點就是稱為 “Scribble” 的手寫輸入功能,使用很久的 Watch 的人應該都有能感受到,只能夠語音輸入的手錶實在沒有想像中的「完全方便」,而預設回覆的設定組也因數量限制的關係沒辦法加入所有常用的回覆字句;目前有些 Android Wear 早已支援手寫輸入的功能了,而蘋果也不甘示弱地在今年推出這項功能。
如果是手寫英文字,在 38mm 的手錶上可能還算能用,但如果是筆畫複雜的中文字呢?還記得當時小編正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台上的人突然又舉起手腕示範了使用手寫功能寫下簡體中文「八点」兩字,應該讓正在觀看的華人們都會心一笑吧!或許也是蘋果故意挑了個簡單的字詞寫才能夠看起來如此完美又優雅,要是遇到難一點的中文字,就無法如此驕傲地炫耀了給朋友看了(如果寫是繁體的『點』應該就有問題了)。
其餘的小功能,如:類似 Nike+ 社群的「活動紀錄分享」功能、手錶撥打緊急電話,以及多了一個提醒你要定時深呼吸的「Breathe」內建 App 等功能,就不再多加詳述了。
watchOS 3 的重點內容大約就是這樣,事實上最大的亮點仍是速度改善的部分,期望能夠因著這項改善後,使用 Apple Watch 的用戶能夠實際體驗到智慧型手錶應該帶來的快、狠、準體驗。
tvOS
講完手錶換電視,雖然 Apple TV 4 是去年對於 Apple TV 來說,一個最大突破的產品,但想必現在不一定每個人都擁有了吧?況且對於台灣人來說,大部分都只有英文視訊頻道的 Apple TV 其實沒什麼吸引力,每次發表會開始講 Apple TV 就是小編可以去上個廁所裝個水的喘息時光…
但不得不說,第四代 TV 所搭載的這個 tvOS 的確是為電視盒生態帶來了新氣象,除了可以看節目、聽音樂之外,還多了第三方 App 的加入,讓使用者都可以買更多遙控器、邀請更多朋友到家裡、玩更多從 App Store 下載來的遊戲,創造出更多「沙發馬鈴薯」能夠享受到的樂趣。
在介紹新功能前,蘋果按照慣例先跟大家炫耀一下,目前專為 Apple TV 開發的 App 已經超過 6,000 個囉(如此短的時間內能達到這樣實在了不起)!而且電影及電視節目的數量也多達65萬部!想看什麼就看什麼~
雖說對於大部分的中文使用者不太有影響力,但在歐美地區的使用者應該覺得有這樣的一個平台是滿不錯的一件事吧。
說到各種影集和網路頻道,可想而知,都是需要登入帳號的,而支援多個頻道的 Apple TV 也想到了這點,所以現在不必再一個一個輸入 Netflix、YouTube、ESPN等頻道的帳號了,只要使用“Single Sign-On”的功能,就能使用記憶的登入資訊,一次登入所有平台,享受影視樂趣。
再來,Apple TV 4 最自豪的 Siri 功能又做了延伸,現在可以直接跟 Siri 說:「在 YouTube 搜尋 Shake It Off」,就會自動幫你搜尋。
在此必須抱怨一下,目前 Apple TV 的 Siri 功能並不支援中文,而台灣官網也直接忽略介紹這項功能,所以只要是設定為中文語系,Apple TV 4 漂亮遙控器上的 Siri 按鈕根本是完全沒用的東西,沒了 Siri,除了漂亮介面以外,也就根本失去了第四代真正的特色!當時小編還以為今年就會發表推出支援更多語系的 Siri 功能,沒想到仍是無消無息,或許這也是現在第四代 TV 對於台灣人影響微乎其微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tvOS 的更新內容大概就是這樣,還有 iPhone 能使用更新的「遙控器」App 等等;事實上,它本身的介紹內容佔比就很少,目前應該也沒多少梗可以加了,電視盒與手錶有些相像,這些裝置的功能本身就不像手機或電腦一樣是個生產力工具,而是偏向於娛樂的設備,而且擁有豐富 App 的平台,已經算是很足夠了,至於中文 Siri 的遺憾,就看它要在多久以後才能解除封印了。
macOS Sierra
備受矚目的重頭戲來了,人人都期待登場的 Mac 最新作業系統來到,而負責演出的依照慣例就是表情與動作最豐富的 Craig Federighi。
這次新推出的 macOS Sierra 增加了許多目前必須仰賴第三方 App 才能做到的事情,像是「自動解鎖功能」,只要戴著 Apple Watch 接近 Mac,電腦就會知道主人來了,就不需要輸入電腦的解鎖密碼,這個功能目前小編正在使用 MacID 做相同的事情,但第三方 App 有配對不夠快的問題是理所當然的,除非是內建的功能才有辦法保持裝置間的連結(這下子蘋果你要這些 App 怎麼生存啊~~)。
第二個介紹的功能似乎也是想推翻 MacID 這類的 App,繼 iOS 8 以來,蘋果讓各種裝置都能夠「接續互通」,所以今年又增加了這個「通用剪貼」功能,意思就是說,只要用 iOS 裝置複製一段文字,就會自動傳送到 Mac,可以直接貼上了。
看似很不錯的功能,但事實上小編並不那麼認為,由於本次發表會步調很快,功能都簡單帶過,說明得沒有很明確,反而造成觀眾疑問重重?
畢竟 iPhone 跟 Mac 在做的事情可能不同,所以這是否就表示兩個裝置不同在同一時間複製不一樣的內容了嗎?再者,本次發表會中只有展示 iOS 複製後傳送到 Mac,卻也未明講是否也能從 Mac 傳至 iOS,是否真的像名字所稱的“Universal”, 只能等以後是否會有更清楚的介紹了。
重頭戲終於來了,人人期待的 Mac 版 Siri 登場!
事實上,iOS 裝置都已經有這麼多年的 Siri 了,要加在電腦上應該不難,為何要到今年才加入 macOS 中呢?
小編認為有可能是因為之前的 Siri 技術還不夠成熟,沒有到達真正「智慧」的程度,光是現在跟 iPhone 的講話時還是常常會出現牛頭不對馬嘴,或者 Siri 根本沒抓到對話重點的問題…
直到去年看見 Apple TV 4 展示的 Siri 居然能夠真正「延續話題」,實在也讓人感到驚艷,現在問 Siri「我要找動作片」,跳出許多結果後仍可以再說「我只要湯姆克魯斯有演的」,Siri 就會沿著動作片的類別再往下篩選一遍!像這樣的功能在本次發表會中展示 Mac 版 Siri 也是相同的橋段,先找出最近開啟的檔案後,再叫 Siri 篩選出特定聯絡人傳送給我的,以縮小尋找檔案的範圍。
Siri 從當初發表到現在也過了好幾年,經由長時間開發以及實際與用戶溝通當中學習後,終於能夠把一個算是「聽得懂人話」的語音智慧助理搬進 Mac 為人民服務,今後的發展的確讓人期待。(By the way……,有人聽過 Cortana 嗎?)
其餘就是一些小功能介紹,包括從 iPad Pro 搬過來的畫中畫影片播放功能(這個好!)、使用 iPhone 感應指紋後在 Mac 上使用 Apple Pay 購物、不一定要把檔案放在指定資料夾的 iCloud Drive 同步功能,還有刪除不必要檔案的容量救星功能等等⋯⋯,想看更詳細的小功能介紹,至美國蘋果官網的 macOS Preview 網頁就有更進一步的說明囉。
iOS 10
重頭戲當然就得擺在最後,不然怎麼留住觀眾呢?
傳說中的 iOS 10 終於登場!
網路謠傳可能會名為“iOS X”的消息並沒有成真,因著 macOS 自己也擺脫掉這個讓標誌看起來很有震撼力的“X”字母,蘋果的羅馬數字傳奇就從此走入歷史。
第十代給人一種很強大的感覺(?),當初改變最大的 Mac OS X 還是沿用到現在;而這次果然有重大的突破,而且剛好給你整整10種新功能!由於篇幅不宜過長,小編在本篇當中只會分析幾個最重要的功能。
首先,重新設計的基本介面,包括將第三方 Widgets 移至向左滑動的頁面、改成兩頁的控制中心等等;而鎖屏畫面有更大的不同,因著 3D Touch 技術的更廣泛運用後,在鎖屏畫面上的可以重壓通知文字,直接看見完整的 App 視窗,而且像是 iMessage 除了能夠直接回覆以外,夠過這個小小視窗就能繼續跟朋友傳送訊息,不像現在回覆完訊息後就從畫面中消失。
使用 3D Touch 重壓 App 圖示的選單功能也更加厲害,不只能夠選擇快速選項外,更能夠見即時的訊息,如:天氣、股市或體育新聞等等(甚至能在主畫面直接看球賽!),現已開放 API 給開發者,想必日後在這方面上會有更多的發展,只要在主畫面重壓圖示即時資訊都能一目瞭然。
這次 iOS 10 的重點來了。
事實上小編從以前就一直有著這個想法,但萬萬沒想到今年蘋果真的這麼做了,就是⋯⋯,開放 Siri 給予第三方 App 開發!
這真是令小編感到最興奮的一件事,一旦開放 Siri API,就等於將 Siri 的用途無限延伸,不再只是一個能夠設定內建鬧鐘或查看天氣的語音助理,而是今後使用者都能夠直接跟手機說:「傳送 LINE 給吳威力,今天我會過去工作室一趟」、「顯示今天的課表」或「搜尋辜菀允的臉書專頁」等,完全不需要動手,就能直接完成所有想要用第三方 App 做的事情!
所以說最厲害的往往不是內建功能做得多好,而是提供一個好的平台之後,再開放給所有人擁有開發空間;藉由 Siri 這個對於內建功能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發展空間的時候直接開放給每個 App 都能夠藉由它,給予使用者更棒的語音助理體驗,即將真正發揚光大的 Siri 功能,指日可待。
這次除了開放 Siri API 有了重大更新外,其實蘋果花最多時間講、作為重頭戲的功能,居然是更新的內建「訊息」App?
稱作 iMessage 的「訊息」,光是內建功能就增加許多,包括點擊文字可自動轉換 emoji 表情符號(與目前 LINE 的功能相同),對話框增加特效,可顯示不同節奏與速度,新增刮刮樂特效,必須刮一刮才能看到底下的訊息文字與圖片,支援手寫與繪圖。
與 Siri 相同,「訊息」開放 API 給開發者發揮,所以 iMessage 也將支援各種貼圖,而且貼圖還可以貼在iMessage視窗的任何位置,表情符號可到3倍大,還可以放全畫面的背景特效貼圖,另外超連結可以預覽了,最後還可以直接支付款項或是傳送紅包給其他使用者。
到底有多厲害?看看以下的影片↓
藉由開放 API 的方式,讓每個人都見識到了 iOS 各種功能未來有無限大的可能性。
但是,其實小編看著台上示範各種不同的貼圖、動畫、全螢幕效果後,反而覺得心裡霧煞煞,似乎一次開放許多功能,讓人覺得變得有些複雜?
今年與去年的 iOS 9 十分不相同,還記得當初 iOS 8 那一年開放了第三方 Widgets、通知互動功能後,iOS 整體因為加入太多與第三方介入的新功能而造成那一年被批評效能差到不行,之後才在沒什麼新功能的 iOS 9 做出諸多的改進與優化工程。經歷過 iOS 8 那次「小雜燴」的時代後,不免會讓人懷疑,今年開放的訊息「大雜燴」是否又會帶來更多負面的影響呢?
還有一件令人不解的事情,雖然 iMessage 正以飛快的速度趕上現在所有人都在用的通訊軟體,那麼為何不開放給 Android 用戶使用呢?這樣豈不才是真正的「通訊軟體」,而非內建的「通訊功能」了嗎?
說實在的,台灣人大部分還是以使用 LINE 為居多,由於已經深根蒂固太久的關係,想要讓全民都改變習慣,使用其他通訊軟體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編只有跟蘋果迷網站的作家們聊天會用到 iMessage…),就算推出的功能多麼厲害,但無法讓每個智慧型手機用戶都接觸到就很難成功,況且現在就算達到這幾個條件,也不一定能夠真正推翻整個市場。
蘋果讓「訊息」功能究極進化這個舉動實在讓人看不出來用意為何,既然沒有開放給 Andorid 用戶使用,該不會這只是個像是 FaceTime 一樣,讓蘋果迷們玩玩的小確幸而已吧?
其他的功能更新或改進,如:更簡潔好用的 Apple Music 介面、一邊導航一邊能找加油站的地圖功能強化、自動整理照片集還能製作炫耀影片的功能,還有專為 HomeKit App 功能整合的「Home」內建 App(台灣短期應該也是用不到了)等等,可至美國蘋果官網的 Preview 網頁瞭解更多。
發表會最後,Tim Cook 發表了一個新玩意⋯⋯
Swift Playground
蘋果的開發者逐年增加,目前已註冊的開發者帳號超過1300萬人,光是2015年新申請的帳號就有200萬個(開發者必須支付年費所以灌水的機率應該不大),更厲害的是,今年發表會當中有350名獲得蘋果開發者獎學金的學生青年參與,其中最年輕的年僅9歲,那位小女孩也受到台上的 Tim Cook 讚許。
因著智慧型裝置愈來愈普及,已經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的時代,蘋果向著培養更多新一代開發者這個目標而努力,想必就是因著這個信念,才特別開發了這次發表會所亮相的程式學習軟體——“Swift Playground”。Swift 是蘋果前年在 WWDC 發表的全新程式語言,現已作為 iOS 與 macOS 的基本語言來使用,而且開放原始碼,讓每位開發者都得以使用這個簡單又有力的程式語言來設計 App;為了讓新一代的學生們從小能夠建立起對於程式語言的興趣,這款 Swift Playground App 就是以類似遊戲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邏輯概念,以拼拼圖的方式學習程式語言的基本概念(基本上就跟 Scratch 與 code.org 相同)。
這款 Swift Playground 遊戲與 iOS 10 一樣在秋天發佈正式版,可望能夠挑起新一代的青年對於程式設計的興趣、給予更多學習的機會;小編這時就想到台灣也正在推廣,把程式語言設為國中教育必修課程一事,事實上,多一點學習機會是好的,但真正讓學生們找著自己的興趣,能夠成為志業,才是最重要的,並不是每個喜歡 Swift Playground 或喜歡程式語言課程的學生都能成為程式設計師,必須經過專業的訓練、勤奮的磨練之後才有辦法真正找著自己的路。
就這樣,WWDC 2016 落幕了,為觀眾帶來的是對於未來蘋果作業系統發展的期待;因著愈來愈開放的系統支援度,以及程式設計學習人口的年輕化,未來的資訊發展會有什麼樣的新變化、新轉變,在這個資訊發達、進步神速的時代,沒有人能夠預測。
蘋果所指的秋天,也就是大約九月~十月的時候就會推出這些作業系統的正式版本,而新的硬體發表會也緊接著開始,各位期待 iPhone 7 或 Apple Watch 2 的蘋果迷們,一起期待秋天的到來吧!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請記得點選下方 「臉書分享」按鈕,分享給身邊朋友哦~
另外若想要獲得第一手的蘋果相關訊息,歡迎到 蘋果迷applefans.today 官方粉絲團 按個讚,也歡迎加入有一萬多個高手在內的 蘋果迷臉書社團 跟大家互動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