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時間,Apple 執行長 Tim Cook 在自己的 Twitter 發布貼文表示,Apple 將捐款幫助解救因持續性 亞馬遜雨林大火 而破壞的影響。
亞馬遜雨林大火正以失控的速度加速延燒
亞馬遜雨林大火近幾週以來,在南美洲以創紀錄的速度持續延燒。今年至目前為止,巴西已經發生超過 79,500 次火災,而且一半以上皆發生於亞馬遜雨林。
雖然夏季因為空氣乾燥的緣故,亞馬遜雨林每年這個時間本來就容易發生火災,但今年的情況比以往糟糕,光是上週就發生超過 10,000 起新的火災,比去年的火災次數增加了 85%。
根據外媒 Los Angeles Times 的報導指出,今年夏天,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大火每天向大氣層噴出數百萬頓的二氧化碳。但科學家表示,這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而是對火災產生的原因——非法砍伐,可能會使雨林無法抵禦世界氣候的變化,這才是更加令人擔憂的問題。
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表示:
亞馬遜雨林每分鐘都在持續減少一個足球場的面積。根據衛星數據估計,今年六月森林砍伐的數量相較去年增加近 90%,七月則下降約 280%。
今年的大火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大事,包括現正舉辦的 G7 峰會,各國代表也打算援助巴西撲滅火災,以解決對生態造成的危害。
Apple 捐款援助 亞馬遜雨林大火
台灣時間 2019 年 8 月 26 日,Apple 執行長 Tim Cook 在個人 Twitter 頁面貼文:
我們看見火災和人為破壞正威脅著亞馬遜雨林,這個世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正面臨毀滅性的影響。Apple 將捐款以保護其生物多樣性,並恢復位於拉丁美洲不可或缺的森林。
Tim Cook 沒有確切描述將會捐多少款項、抑或給予什麼單位,至於何時會有動作,仍要觀望媒體日後的消息。
除了 Apple 以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稍早時間提交了一份文件,內容顯示 Tim Cook 本週向一家未具名的慈善機構捐贈價值 500 萬美金的 Apple 股票(APPL);此舉和 Apple 官方的捐款有所分別,是他用個人財產所捐出的。
事實上,去年外媒也曾報導 Tim Cook 同樣以個人名義捐款,並公開表示,他正在以「系統性」的方式將他所擁有的財富分享出去。
蘋果迷觀點:Apple 關心環境的形象可謂全球企業的典範
「環境責任」一直是 Apple 堅持的重要價值,從今年成為全美國太陽能使用率冠軍、聯合萬家香在台灣建立綠能標準等舉動,都能看出他們就算已經達到全球 100% 使用再生能源,卻沒有停止進步。
亞馬遜雨林大火 是近期全球關注的大事,許多國家和企業都出面援助,當然 Apple 也不放過這種對環境有影響力的機會,可見他們企業形象與核心價值都秉持得非常熱切。
對於一個跨足全球的科技公司來說,小編認為這是非常棒的典範,畢竟這種公司也使用了非常大量的生態資源來換取利益,因此,著手降低環境影響、積極回饋復育或援救都是應該回報給社會及環境的事,這樣的心態實在令人敬佩。
然而 Tim Cook 積極捐出自己財產的作為,更是讓小編感到值得尊敬;一位企業家除了運用公司財產得到社會形象或正面回饋以外,又有多少人願意拿出「完全屬於自己」的財產,單純做有利社會的行為呢?
=== 這是分隔線 ===
小編的深夜碎碎念:
最近網路上許多人站出來表示台灣的媒體很少報導國際新聞,導致很多民眾根本不知道 亞馬遜雨林大火 這回事;因此,許多 YouTuber 或網路紅人跳出來呼籲國人應該要更加關注國際新聞。
雖然這種大事,我們身為小小的老百姓角色可能無法實際做出什麼貢獻,更別說是大量的資金援助,但小編相信「願意關注並瞭解」才是最重要的態度。
說實在話,只有接觸現今台灣的主流媒體的確很難得到除了國內政治鬥爭及交通意外(?)的消息,看見更遠的世界,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機會」;若我們願意尋找網路上正在為了這緣故而默默努力耕耘的新媒體,無論是 YouTuber、新聞網站、Podcast 節目等等,只要找對媒體,都能讓自己更貼近國際一點,不只能開闊眼界,更能藉此增加許多知識。
為什麼說這些呢?
因為 APPLEFANS 也是秉持著這種精神,期望每天都能帶給讀者們最新的科技消息,讓熱愛科技的受眾們(也許只是少數)能更關心國際上的科技新聞,而且是經過多方國內外媒體資料參考彙整而來的;透過這些內容的陳述,最後再加上小編我的一點點個人觀點,也是希望大家看完新聞能有點總結,或是產生新的想法。
因此,臉書粉絲團的回應及文章瀏覽次數就是小編唯一能猜測讀者回饋的管道,雖然像 Apple 面臨貿易戰問題、Spotify 的競爭等等的內容很少人看,但我仍盡全力完成這些內容;在站長 Willy 的協助下,不斷嘗試著每種新聞主題的吸引程度,這都是本站編輯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最後,想對看到這段的朋友們說聲謝謝,有您們這些人願意耐心看完這篇文章,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實際支持」,因為有讀者們的支持,才能讓我們繼續秉持著「好品質、好豐富、好清晰、不抄襲、不偏頗、不扭曲」的原則,繼續努力撰寫每篇文章的內容!
資料來源:Los Angeles Times , CNBC , Business Insider , 9to5Mac
圖片來源: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