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isk 幫你解決 iPhone 容量不足的問題!

SANDISK® Creator 系列

只要是 iPhone 15 之後的手機,你都可以用 USB-C 來增加 iPhone 的儲存空間,所以不管是拍生活影片、旅行 Vlog,還是日常照片,都不用擔心「空間不夠用」的問題。這次 Sandisk 特別為 iPhone 使用者推出 SANDISK® Creator Phone SSD  ,它是品牌第一款支援 MagSafe 磁吸 設計,能直接磁吸在 iPhone 背後,不需要再掛著一顆外接硬碟;另外還有 SANDISK® Creator Phone Drive 隨身碟 ,以輕巧設計,主打日常跨裝置傳輸,兩款產品從不同角度解決 iPhone 使用者的空間焦慮。

※ 本文由 Sandisk 贊助。

最懂 iPhone 的 MagSafe 磁吸 SANDISK® Creator Phone SSD 

我們是 Sandisk 行動 SSD 的愛用者,尤其當我們要用 iPhone 拍攝高畫質的 4K 影片,甚至是電影級的 ProRes 格式的時候,你完全不用擔心 iPhone 儲存空間不夠的問題。

不過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為了讓它不會像掛一個尿袋晃來晃去,影響拍攝時的穩定性與機動性,我們自己會加工把它綁在 iPhone 上面,或者加入引磁片來達到吸附效果。

所以,當我們知道這次的 SANDISK® Creator Phone SSD 最大亮點就是這次支援 MagSafe 磁吸 ,我們真的太開心了,因為再也不需要土法煉鋼,只要「啪」一聲吸附在 iPhone 背後,就能穩定拍攝,讓手機瞬間變成行動工作站。

如果你不是 iPhone 、或手機本身不具備 MagSafe功能,Sandisk 隨盒還附上一個磁性環,只要將它黏貼在手機殼外側,就能同樣享有磁吸的便利體驗。

而且它在外型設計相當用心,寬度只有 68.4mm,就算是吸附在 iPhone 15 Pro (寬 70.6 mm ) 背後,也不會超出邊框,視覺上非常俐落。

Creator Phone SSD 的長度 82.5mm/厚度 11mm,這是有精心設計過的尺寸,不僅不會因為磁吸在背後, 就遮擋拍攝鏡頭,也不會影響側邊音量、電源鍵的操控,所以整體手感依舊很順手。

拿在手上時的手感非常舒適,圓潤邊角經過打磨,沒有任何銳利感,再搭配親膚矽膠材質,不僅觸感佳,也具備防滑效果。

整體重量在不含線材的情況大概 68 公克,把它吸在 iPhone 上,你幾乎感覺不到額外的份量,手機的配重平衡感也沒被破壞。

而且它擁有 IP65 防水防塵等級三公尺防摔保護,就算在戶外拍攝,遇到灰塵、突然下雨,或是手滑掉落地面,你都不用驚慌失措,繼續安心使用。

因為 Sandisk 還提供五年的保固,只要是非人為造成的產品問題,都可以尋求原廠的協助。

這次 Creator Phone SSD 的顏色很耐看,它不是那種死板的科技藍,反而看起來很清新帶有一絲活力的色調,重點很有辨識度,不管是吸在 iPhone 上或隨手放在桌上,都會讓大家想要多看一眼。

它提供 1TB 與 2TB 的超大容量方案 ,最大特色就是能直接把 Apple ProRes 影片錄到 SSD 裡,不用再怕 iPhone 空間一下子就滿了。

這表示你可以放心拍攝更長時間的高畫質素材,而且檔案存在 SSD ,不管你想直接在 iPhone 上編輯,還是把它接到筆電處理,都能依照習慣隨時開工,創作流程更自由也更有效率。

Creator Phone SSD 效能實測

對一款隨身好攜帶的 SSD 來說,外觀設計、體積重量、甚至這次支援的 MagSafe 磁吸功能,確實都是讓人一眼就想入手的亮點。

但真正影響使用體驗的,其實是傳輸效能。所以接下來,我們要幫大家實測幾個實際使用的情境。

首先,拿到 Creator Phone SSD 之後,只要插到有支援 USB-C 接孔,系統就會直接偵測到這顆外接硬碟,不管是在 Mac 的 Finder、或者檔案 App 都隨插立刻出現。

另外,它出廠時就預設為 exFAT 檔案格式,這個為什麼對你來說很重要呢?

因為 exFAT 是一種跨平台通用的格式,能夠在 Windows、macOS、iOS、iPadOS、甚至 Android 裝置上直接讀寫,不需要額外重新格式化,這也是為什麼能開盒即用的主要原因。

SANDISK® Creator Phone SSD 官方標示讀取速度高達 1,000MB/s寫入速度 950MB/s,能應付高畫質影片的拍攝、剪輯大檔案,或備份大量照片。

我也實際用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跑一下數值,寫入速度達到 986.1 MB/s,讀取速度則是 882.2 MB/s,這表示當你把影片或檔案存到這顆  Creator Phone SSD 裡面,速度可以接近 1GB/s,讀出來的時候也同樣很快,與原廠數值差不多。

我實際用小編的 M2 MacBook Air 傳輸快 200GB 的檔案到 Creator Phone SSD 裡面,大概花費約 9 分鐘,所以不管是備份照片影片,還是處理 4K 影片檔,速度都夠快,不用等太久。

同時,我連續、重覆 5 次,將 200GB 的檔案傳到Creator Phone SSD 裡面,它的溫度從原本的 31.7°C,經過連續搬運 1TB 大檔案之後,最高溫也只有 46.6°C,就表示它就算在高負載下,散熱控制表現非常穩定,屬於非常健康的數值,實際摸起來只是微微溫熱,不會影響攜帶或使用。

接下來,我再透過需要付費購買的 Disk Test 與 Jazz Disk Bench,檢測 Phone SSD 接在 iPhone 16 Pro 的實際表現。

Disk Test 跑出最高寫入 1426 MB/s、讀取 675 MB/s,而在 Jazz Disk Bench 測試中,讀取 831 MB/s、寫入 725 MB/s,跟 Disk Test 的數據相符。簡單來說,不論是搬運百 GB 大檔案,還是日常照片、影片的讀取,這顆 SSD 都能給你快速又穩定的傳輸表現。

SANDISK® Creator Phone Drive 輕巧好攜,給你日常傳檔靈活使用

SANDISK® Creator 系列,除了 Creator Phone SSD 這種專業定位的儲存方案之外,它還有 Creator Phone Drive 這種輕巧隨身碟

它的體積僅 15.2 × 50 × 8.7 mm,重量大概 21 公克左右,大小大概一個拇指長,輕巧到能掛在鑰匙圈上,隨身帶著走完全沒負擔。

這個隨身碟的特色是同時具備 Lightning 與 USB-C 雙介面設計,支援 USB 3.2 Gen 1 傳輸規格,不管是 iPhone、iPad 還是電腦,插上去就能用,讓備份和檔案交換更快速、更直覺。

這款產品定位在「日常隨身碟」,提供 128GB 與 256GB 容量方案,對於學生、上班族來說,拍完照片或影片就能馬上移到電腦,省下等待時間。

而且你還可以再搭配 SANDISK® Memory Zone App,就能立刻把檔案一鍵備份到 Drive 裡,安全又快速,馬上釋放出新的空間。

總結

這次 Sandisk 推出的 Creator 系列,一次帶來兩款針對 iPhone 使用者的產品:Creator Phone SSDCreator Phone Drive

首先是 Creator Phone SSD ,它最大的亮點就是支援 MagSafe 磁吸 ,能直接吸附在 iPhone 背後,邊拍邊錄 4K ProRes 影片,再也不用擔心手機容量不足。

再加上高達 1TB 或 2TB 容量接近 1GB/s 的傳輸速度防水防塵與防摔設計,完全就是專業創作者、YouTuber、Vlogger 最需要的「行動工作站」。如果你常拍 4K 影片、處理大檔案,這顆 SSD 絕對是值得投資的選擇。

另一款 SANDISK® Creator Phone Drive,則更偏向日常使用。它提供 128GB256GB 容量選擇,外型小巧、金屬磨砂質感,重量僅 20 公克,放口袋或掛鑰匙圈都很方便。

而且,它有 Lightning 與 USB-C 雙介面設計,能快速在 iPhone、iPad、Mac 之間傳輸,不需要依賴雲端。對學生、上班族,或只是想隨手備份照片影片的使用者來說,這就是最直覺的解決方案。

總結來說,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 隨身好攜、好看又好用的隨身硬碟,不妨試試這次介紹的 SANDISK® Creator Phone SSD 與 Creator Phone Drive。

好品質、好豐富、好清晰、不抄襲、不偏頗、不扭曲的科技網站。

除了提供蘋果相關的新聞與詳盡的達人教學之外,也涵蓋了 3C 產品開箱、App 評測及觀點分享…等內容。

訂閱 APPLEFANS
按讚並追蹤 APPLEFANS 蘋果迷 第一時間取得最新蘋果相關訊息